【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2016年版)》提出,智障学生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校(九年一贯制培智学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开展劳动技能教育,积极探索并实践适合智障学生的劳动教育途径与方法。关键词:培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引言: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提高智障学生的劳动技能,我校积极探索并实践适合智障学生的劳动教育途径和方法。我校在新课标指引下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尊重个体差异开展个别化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一日常规中,落实劳动技能教师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家校结合,充分挖掘社区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展顺应时代发展的劳动技能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明确提出,智障学生通过劳动技能训练,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智障学生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劳动技能课程,各年级每周劳动课时不少于1节,并通过多学科参与、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落实课程目标。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劳动育人的理念,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我校在加强课程管理的同时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劳动课专任及兼任教师,加强教师业务培训,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科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大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鼓励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专业素质。
学校组织教师加强课程开发,设计出适合智障学生和时代发展的优秀课程和教学内容。二、尊重个体差异,开展个别化教育培智学校学生障碍类型和残疾程度不一,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学校要从学生发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展现状和可行性出发,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特殊需要定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分学段进行课程设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根据智障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不同学段对自我服务劳动技能、家务劳动技能、公益劳动技能和简单生产劳动技能的十七个项目进行划分,不同学段的教学侧重点也有相应调整(见表1)。低年级以自我服务劳动、简单家务劳动和简单公益劳动为主;中年级在巩固自我服务劳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的难度;高年级适度增加了简单生产劳动和职业准备内容。表1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学段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类别(1-3年级)(4-6年级)(7-9年级)自我服务使用物品使用物品移动物品劳动技能整理物品整理物品使用物品洗涤物品洗涤物品家务劳动移动物品移动物品清洁整理使用物品技能厨房劳动清洁整理清洁整理公益劳动校内劳动洗涤晾晒洗涤晾晒厨房劳动厨房劳动校内劳动校内劳动技能社区劳动社区劳动社区劳动简单生产使用工具使用工具使用工具劳动技能手工劳动编织缝纫编织缝纫种植劳动种植劳动养殖劳动养殖劳动畜牧技术职业准备2.根据智障学生能力水平、学习特点实施个别化教育培智学校班级里的学生能力水平学习特点差异巨大,如果老师对班级里所有学生要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求相同,那么势必不能让所有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同一班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育。例如,在“我会擦桌子”劳动活动中,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了不同的要求(见表2)。个别化教育的实施使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劳动技能均能得到发展。表2培智一年级(一)班第三周劳动任务表——擦桌子学生劳动任务完成情况学生A
学生B
学生C能独立擦完一整张桌子。学生D
学生E能在教师语言指导下擦桌子。学生F
学生G能在教师动作辅助下擦桌子三、将劳动技能教育融入学生一日常规教育中劳动技能教育目的是满足学生生活需求,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劳动教育不止步与课堂,学生们生活学习的每一刻都可以进行劳动教育。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常规教育中,贯穿一日流程,将劳动意识刻到学生脑子里。培智学生早晨到校就开始参与劳动活动中,教师利用晨间劳动时间分配学生打扫班级包干区,选出每日劳动小标兵,培养学生责任感。中午放学后,学生进入食堂用餐,学生轮流负责饮食区卫生,值日生监督学生吃饭,做到不挑食不浪费,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下午放学后,在延时服务的开展下,学校设立了劳动技能兴趣班,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劳动技能进行学习,如手工编织坊、小农场等。晚上,住宿生在宿管阿姨的带领下学习洗涤、整理被褥等生活技能。可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劳动教育与学生的每日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一日常规中,有利于智障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四、落实劳动技能教室,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实践性是劳动技能教育的最大特点,它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直接经验获得劳动技能和劳动体验。
学校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在,在学中做,注重学生在操作、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在劳动技能教育中,真实生活情境非常重要。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建立了劳动技能教室和劳动实践基地,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满足教学需求,并加强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师生安全。学校现建有烹饪教室、手工编织教室、微盆景制作教室等专用教室和汽车美容实训基地、小菜园实践基地。在烹饪教室里,学校设置了洗切操作台、吸油烟机、电饭煲、灶台等常用厨房用品,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烹饪技能。低年级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认识食材,清洗食材;中年级学生学习切菜,煮饭;高年级学生学习炒菜、面点制作等难度较高的烹饪技能;在小菜园基地中,低年级学生学习浇水、除杂草、采摘;中年级学生学习翻土、种子培育;高年级学生学习种植、植物养护技能。图1面点制作图2汽车美容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五、家校结合,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家庭是培智学生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教师要发挥纽带作用,引导家长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并积极配合学校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和处理家庭事务,增强学生家庭责任感。
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我校加强家长联系,做好家长培训,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家长康复知识培训中,发挥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家长成为孩子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协助者和督促者。教师定期将劳动教育资源包发给家长,家长通过视频、文字的学习,帮助学生巩固在校所学劳动技能,指导学生在家完成技能训练,并回馈完成情况。家长通过班级微信群展示学生劳动过程与成果,教师每周选出“劳动之星”并给与奖励,大大激发了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六、“请进来”“走出去”,充分挖掘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学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技能的学习,形成独立或半独立的生活能力,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就业打基础。学校要充分挖掘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多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和生产劳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获得认同。学校应该引进社区、社会的人才和物质资源,与校内资源互补。1.与普校融合,“手牵手”结对劳动实践劳动教育要和学生的融合教育相结合,学校通过“手牵手”结对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与社会志愿者、普通学校学生合作。例如,在“年货”义卖活动中,培智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协作,共同把手工年货推销出去;在“学雷锋”活动中,培智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志愿者在清洁工人的指挥和协助下,清扫街道,维护城市干净整洁。
“手牵手”结对实践活动促进了智障学生融合教育,加强了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合作能力。2.与社区合作,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学校和附近社区加强合作,借助社区在节假日组织的传统节日活动开展劳动体验,让社区成为培智学校的校外劳动基地。在社区社区开展的传统节日活动中,学生通过劳动体验传统文化,感受节日气氛,制作传统手工和美食。例如,在欢庆春节活动中,社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区组织学生剪窗花、写对联,并将这些用来布置社区环境;在元宵节活动中,社区组织学生做灯笼、汤圆,送给社区老人;在重阳节活动中,社区组织学生帮助社区里的老人打扫房间,给老人按摩捶背。社区活动锻炼了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劳动品质。3.与社会单位合作,建立劳动实习基地学校和一些社会单位合作,签订实习协议,将社会单位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流程和内容,获得劳动报酬,理解劳动创造的价值和意义,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学校和周边酒店合作,让培智学生学习整理房间、收拾床铺;学校和小区物业合作,让学生学习保安工作、保洁工作、愿意工作。学生通过实习掌握这些职业技能,还通过实习工作获得劳动报酬,促使智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七、劳动教育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这对智障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教育要与时俱进,顺应当代科技发展。学校要在学习必须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将先进的生活科技知识纳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我校在传统劳动教育上加入了手机操作、电脑操作等学习内容,在手机操作教学中,学生们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学习利用社交软件进行沟通交友,学习接收发送文件等,甚至接触现在火爆的直播带货,推销自己的手工艺品。在电脑操作教学中,教师利用社会单位流水线平台,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流水线电脑操作技能。6